特色品牌

雷锋式职业人

我校青年学子战“疫”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发布日期:2020-03-04浏览量: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题词57周年之际,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校200多个团支部开展了一次“战‘疫’行动—寻找身边的雷锋” 线上团日活动,此次活动共收到文字类作品300多件,视频、书法、摄影等各类作品200多件,一张张微笑的面孔,一件件感染的事迹,一句句诚挚的表白,他们用青春担当与志愿情怀书写着新时代的的雷锋故事。

我也想成为爸爸妈妈这样的人

“您好,量下体温,谢谢!”简单的八个字,我校汽车工程分院1816班唐齐每天至少要重复一百次以上,从2月10日开始,唐齐就自愿报名参加社区的抗疫志愿者服务,负责小区出入人口登记和体温测量,唐齐的爸爸去了武汉支援,妈妈也在医院一线工作,“我们社区基本都是老人,像我们这样的年轻的很少,我觉得我也应该像爸爸妈妈们一样,为社会为长沙做点贡献”。

(唐齐为进入小区老人测量体温)

每一个职业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学前学院1907班的向舒蕾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年初二,妈妈便穿着医院领的防护服和口罩去了当地高速路口值班,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十二个小时,晚上能休息下吃口泡面都很难得,向舒蕾的妈妈说:“每一个职业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是一名医生,那我的责任就是救助病人,虽然我不能去武汉,但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去为社会尽一份力量不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吗”随着疫情严重,高速封路,医院也撤岗了,但当听说村里也设立了卡点,向舒蕾妈妈立马又报了名,加入到新一轮战役中来,“我为妈妈感到自豪,我也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今后做一名好老师” 。

当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

当看到社区发布招募抗疫志愿者的公告时,汽车工程学院吴汝燕、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陈梓怡立马就报了名,“当时也没想着怕不怕,只是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18级学生吴汝燕说道,“跟我一起当志愿者的还有几位退役老兵,他们有的都七十岁了,而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更加有责任做这样一件事情,要让志愿服务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陈梓怡在值勤中)

我们也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我校众多青年志愿者中,也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特殊教育学院听障班级的孩子们,他们录制手语版视频、自绘海报,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

(听障生黄华基自绘武汉加油海报)

一直以来,我校团委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倡议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走上志愿岗位,积极参加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共有300多名青年志愿者投入到防疫志愿活动当中来。